河北武安大型社火活动 古老假面戏演出真性情

2012-02-09 08:51:44  人气:

早听说武安冶陶镇的固义村每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七期间都举行大型社火活动——— 傩戏。这是一种戴着面具表演的节目,其中以傩戏《捉黄鬼》最为有名。今年元宵节前夕,笔者专程到固义村一观其景。CKx武安信息港

    2月5日(农历正月十四),是傩戏“捉黄鬼”前一天,这个夜晚,村里彻夜不眠。扮脸谱,试服装,整道具,人们出出进进,忙忙碌碌。“年三十都没这么热闹”,正在试服装的大鬼扮演者李维说。CKx武安信息港

    正月十五凌晨一时,寂静的山村就响起了喧嚣的锣鼓声和嘈杂的脚步声。李家祠堂的小院里灯火通明,整个固义村的大街小巷也被一道道柏树枝搭建的牌坊门楼和大红灯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装扮的大鬼、二鬼和跳鬼,身着单衣,走到街上面目狰狞地摆弄出勇猛无畏的姿态,在几十个手持柳棒的年轻村民的簇拥下,高声呐喊着,吹着口哨,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串遍全村的大街小巷,跳着独特的舞蹈往返三遍,驱邪捉鬼。最终,黄鬼被大鬼、二鬼和跳鬼缉拿归案。CKx武安信息港

    上午七时以后,铺满山石的街道上,邻街的房顶上,以及高大的树杈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披甲戴盔的探马在人群中往来开道,铃声急促,蹄声嘚嘚,惊得观众直往后退。押着黄鬼示众的队伍浩浩荡荡,直贯长街首尾。前有鸣锣开道的衙役,手持旗牌、伞扇、金瓜、钱斧等全套仪仗以及饰有各种面具、脸谱的戏中角色,后面是衣着鲜艳的各种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边走边演,热闹非凡。队伍按规则,走走退退,退退走走,历时四个多小时,把这个小山村闹得沸沸扬扬,酣畅尽兴,仿佛要将一年的喜悦都倾注在这欢庆的气氛之中。CKx武安信息港

    扮演黄鬼者的头发、四肢和身上全部涂成黄色,只穿黄色棉坎肩和棉短裤,做出恐惧的神态。黄鬼被擒后,在唢呐等乐器的演奏中,村里的南王户、东王户、刘庄户和西大社的各个表演队伍开始庆祝表演,旱船、秧歌、舞狮子、赛戏……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车齐上阵。近百名青年挥舞着柳棍,一路呐喊示威。整个队伍走走停停,边走边演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就掀起高潮,演出现场观众如潮,参加表演的人们尽情地宣泄,把自己融入狂欢的海洋。CKx武安信息港

    紧接着就是傩戏《捉黄鬼》中的重头戏“审黄鬼”和“斩鬼”。中午11时许,黄鬼被鬼差和众人押到了村外河滩边临时搭建的阎王、判官台前,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七里八乡前来看戏的人们,阎王核准了黄鬼忤逆不孝之罪,并对黄鬼判处极刑。最后,黄鬼被押上斩鬼台时,群情激奋,礼炮震天,把整个表演活动推向高潮。CKx武安信息港

    武安傩戏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俗称假面戏。它不像其他剧种那样画脸谱,而是以面具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傩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据说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极具原始舞蹈风格,历史上曾一度发展成为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今天,傩戏作为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CKx武安信息港

    2006年,武安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安市旅游局局长程延军介绍,固义的傩文化改变了“长江以北无傩戏”的断言,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专家们评价说,这不仅是固义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的骄傲;这一传统文化现象,能延续流传至今,这是固义村村民对文化的一种贡献。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CKx武安信息港
 CKx武安信息港

返回武安头条
精彩推荐